環球晶圓召開股東會 增設一席獨立董事
獨立董事席次達二分之一 落實公司治理
與客戶攜手實踐綠色供應鏈 驅動產業淨零轉型

環球晶圓今日(6/20)召開股東會,通過增設一席獨立董事羅達賢,羅達賢現任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、工業技術研究院特聘專家及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,具備半導體產業與科技管理之專業背景。環球晶圓獨立董事席次占董事會比例達二分之一,優於法令規範,透過強化董事會監督職能,增進董事多元化與專業性,彰顯環球晶圓落實公司治理的實際行動。關於環球晶圓合併兆遠科技案,日前兆遠科技股東會已通過環球晶圓與兆遠科技之股份轉換案,由環球晶圓發行新股為對價取得兆遠科技百分之百股權,暫訂2023年11月1日為股份轉換基準日。環球晶圓具備優異的營運管理經驗、綿密的全球銷售渠道,藉由組織業務重整,可望加速擴大砷化鎵、鉭酸鋰及鈮酸鋰晶圓產品應用與擴展相關商機。

環球晶圓2022年合併營收達702.9億元,年增15%,稅後每股盈餘35.31元,年增8.04元,營業毛利率為43.2%,營業淨利率為35.5%,均刷新歷史紀錄。環球晶圓2023年5月單月合併營收為59.6億元,月增5.7%;全年累計合併營收達302.1億元,年增9.42%。

2023年世界總體經濟發展受各方不確定因素籠罩,前景未明,考量通膨與終端市場需求尚不明朗,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趨緩,惟2024年市場有望復甦。長期來看,5G、高效能運算、AI、車用電子等應用,將持續推動對半導體元件需求之成長動能。隨著生成式AI應用等熱門議題興起,使搭載GPU的AI晶片與伺服器需求成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焦點。半導體為汽車產業創新帶來無限可能,使汽車能夠配備更多的電子設備,包括娛樂系統、自動駕駛功能等,同步推升半導體的單位含量。碳化矽(SiC)具有高效率、低開關損耗和高導熱性,快速成長的電動車市場成為其重要驅動力。

半導體產業電力耗費龐大,因應國際ESG潮流以及政府2050年淨零碳排政策目標,半導體業用電及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等議題備受關注。除了國際供應鏈加強對綠色製程的要求力道,台灣也修訂了相關法規如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、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》,並計畫推動碳費徵收等政策。環球晶圓為製造業中少數擁有太陽能電廠的業者,截至目前已擁有41MW太陽能電廠,預估每年可發電近5,000萬度電,每年可減少2.5萬噸碳排放量,相當於64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。環球晶圓在全球佈局共17處營運生產基地,遍布歐、亞、美洲共9個國家,可以達到當地供應、降低產品碳排放量之效益,順應國際ESG浪潮,環球晶圓將持續提供客戶更即時有效的支援與優質服務,與客戶攜手實踐綠色供應鏈,驅動產業淨零轉型。